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河間堂號的歷史位置

河間堂號的歷史位置
河間堂屬總堂號之姓氏:玄、邢、俞、畢、章、凌、清、稅、欽、詹、糗。
河間堂屬望出之姓氏:尹、王、沐、馮、劉、鄚。
  「河間」歷代地理志中之記載史記
  史記列國分野  趙地昴、畢之分埜。趙分晉得趙國,北有信都、真定、常山,又得涿郡之高陽莫州鄉;東有廣平、鉅鹿、清河、河閒,又得渤海郡之東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陽、內黃、斥丘;西有太原、定襄、雲中、五原、上黨。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是故《易》稱先王建萬國,親諸侯,《書》云協和萬國,此之謂也。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爲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曰: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嶽陽。覃懷底績,至於衡章。厥土惟白壤。厥賦上上錯,厥田中中。恒、衛既從,大陸既作。鳥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
  河間國,故趙,文帝二年別爲國。莽曰朔定。戶四萬五千四十三,口十八萬七千六百六十二。縣四:樂成,虖池別水首受虖池河,東至東光入虖池河。莽曰陸信。候井,武隧,莽曰桓隧。弓高。虖池別河首受虖池河,東至平舒入海。莽曰樂成。
  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陽、鄚、州鄉;東有廣平、巨鹿、清河、河間,又得渤海郡之東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陽、內黃、斥丘;西有太原、定襄、雲中、五原、上黨。上黨,本韓之別郡也,遠韓近趙,後卒降趙,皆越分也。後漢書三國志晉書《晉書•地理志》:志第四地理上昔者元胎無象,太素流形,對越在天,以爲元首,則記所謂冬居營窟,夏居橧巢,飲血茹毛,未有麻絲者也。及燧人鑽火,庖犧出震,風宗下武,炎胤昌基,畫野無聞,其歸一揆。黃帝則東海南江,登空躡岱,至於昆峰振轡,崆山防道,存諸汗竹,不可厚誣。高陽任地依神,帝嚳順天行義。東逾蟠木,西濟流沙,北至幽陵,南撫交址,日月所經,舟車所至,莫匪王臣,不逾茲域。帝堯時,禹平水土,以爲九州。虞舜登庸,厥功彌劭,表提類而分區宇,判山河而考疆域,冀北創並部之名,燕齊起幽營之號,則《書》所謂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者也。夏功在於唐堯,殷因無所損益。周武克商,自豐徂鎬。至成王時,改作《禹貢》,徐梁入於青雍,冀野析於幽並。職方掌天下之土,以周厥利;保章辯九州之野,皆有分星。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並州。始皇初並天下,懲{乂心}戰國,削罷列侯,分天下爲三十六郡。三川、河東、南陽、南郡、九江、鄣郡、會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東郡、琅邪、齊郡、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代郡、鉅鹿、邯鄲、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沙、凡三十五郡,與內史爲三十六郡也。於是興師逾江,平取百越,又置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凡四十郡,郡一守焉。其他則西臨洮而北沙漠,東縈西帶,皆臨大海。漢祖龍興,革秦之弊,分內史爲三部,更置郡國二十有三,桂陽、江夏、豫章、河內、魏郡、東海、楚國、平原、梁國、定襄、泰山、汝南、淮陽、千乘、東萊、燕國、清河、信都、常山、中山、渤海、廣漢、涿郡,合二十三也。三內史者,河上、渭南、中地也。《地理志》曰:高祖增二十六,武帝改河上、渭南、中地以爲京兆、馮翊、扶風是爲三輔也。文增厥九,廣平、城陽、淄川、濟南、膠西、膠東、河間、廬江、衡山、武帝改衡山曰六安。景加其四。濟北、濟陰、山陽、北海也。宣改濟北曰東平。武帝開越攘胡,初置十七,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恥、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平西南夷置牂柯、越嵩、沈黎、汶山、犍爲、益州六郡,西置武都郡,又分立零陵郡,合十七郡。拓土分疆,又增十四。弘農、臨淮、西河、朔方、酒泉、陳留、安定、天水、玄菟、樂浪、廣陵、敦煌、武威、張掖。昭帝少事,又增其一。金城也。至平帝元始二年,凡新置郡國七十有一,與秦四十,合一百一十有一。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又置徐州,複夏舊號,南置交址,北有朔方,凡爲十三部。涼、益、荊、揚、青、豫、兗、徐、幽、並、冀十一州,交址、朔方二刺史,合十三部。光武投戈之歲,在雕秏之辰,郡國蕭條,並省者八。城陽、淄川、高密、膠東、六安、真定、泗水、廣陽。建武十一年,省州牧,複爲刺史,員十三人,各掌一州。明帝置一,永昌也。章帝置二,任城、吳郡。和順改作,其名有九。和置濟北、廣陽,順改淮陽爲陳,改楚爲彭城,濟東爲東平,臨淮爲下邳,千乘爲六安,信都爲安平,天水爲漢陽。省朔方刺史,合之于司隸,凡十三部,其與西漢不同者,司隸校尉部郡治河南,朔方隸於並部。而郡國百有八焉。省前漢八,分置五,改舊名七,因舊九十六,少前漢三也。桓靈頗增於前,複置六郡。桓,高陽、高涼、博陵;靈,南安、鄱陽、廬陵。魏武定霸,三方鼎立,生寧版蕩,關洛荒蕪,所置者十二,新興、樂平、西平、新平、略陽、陰平、帶方、譙、樂陵、章武、南鄉、襄陽。所省者七,上郡、朔方、五原、雲中、定襄、漁陽、廬江。而文帝置七,朝歌、陽平、弋陽、魏興、新城、義陽、安豐。明及少帝增二,明,上庸也;少,平陽也。得漢郡者五十四焉。蜀先主于漢建安之間初置郡九,巴東、巴西、梓潼、江陽、汶山、漢嘉、硃提、宕渠、涪陵。後主增二,雲南、興古。得漢郡者十有一焉。吳主大皇帝初置郡五,臨賀、武昌、珠崖、新安、廬陵南部。少帝、景帝各四,少,臨川、臨海、衡陽、湘東。景,天門、建安、建平、合浦北部。歸命侯亦置十有二郡,始安、始興、邵陵、安成、新昌、武平、九德、吳興、東陽、桂林、滎陽、宜都。得漢郡者十有八焉。  晉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孫氏,凡增置郡國二十有三,滎陽、上洛、頓丘、臨淮、東莞、襄城、汝陰、長廣、廣甯、昌黎、新野、隨郡、陰平、義陽、毗陵、宣城、南康、晉安、寧浦、始平、咯陽、樂平、南平。省司隸置司州,別立梁、秦、甯、平四州,仍吳之廣州,凡十九州,司、冀、兗、豫、荊、徐、揚、青、幽、平、並、雍、涼、秦、梁、益、寧、交、廣州。郡國一百七十三,仍吳所置二十五,仍蜀新置十一,仍魏所置二十一,仍漢舊九十三,置二十三。以爲冠帶之國,盡有殷周之土。若乃敦龐於天地之始,昭晰於犧農之世,用長黎元,未爭疆埸。而玉環楛矢,夷裘風駕,南翬表貺,東風入律,光乎上德,奚遠弗臻。然則星象麗天,山河紀地,端掖裁其弘敞,崤函判其都邑,仰觀俯察,萬物攸歸。是以洛沚咸陽,宛然秦漢,晉濱河西,同知堯禹,於茲新邑,宅是鎬京,五尺童子皆能口誦者,史官弗之書也。  昔庖犧氏生於成紀,而爲天子,都于陳。神農氏都陳,而別營於曲阜。黃帝生於壽丘。而都于涿鹿。少昊始自窮桑,而遷都曲阜。顓頊始自窮桑,而徙邑商丘。高辛即號,建都於亳。孫卿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大哉坤象,萬物資生,載昆華而不墜,傾河海而寧泄。考卜惟王,乘飛駐軫,睨弇山而鐫勒,覽曾城以爲玩。時逢稽浸,道接陵夷,平王東遷,星離豆剖,當塗馭寓,瓜分鼎立。世祖武皇帝接千祀之餘,當八堯之禪,先王桑梓,罄宇來歸,斯固可得而言者矣。惠皇不虞,中州盡棄,永嘉南度,綸行建鄴,九分天下而有二焉。
  昔大禹觀於濁河而受綠字,寰瀛之內可得而言也。天有七星,地有七表;天有四維,地有四瀆。八紘之外,名爲八極。地不足東南,天不足西北。八極之廣,東西二億三萬一千三百里,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三百里。自地至天,半八極之數,自下亦如之。昔黃帝令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八步。史臣案,凡周天積百七萬九百一十三里,徑三十五萬六千九百七十里。所謂南北爲經,東西爲緯。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地有十二辰,王侯之所國也。或因生得姓,因功命土,祁、酉、燕、齊,在乎茲域。
  昔黃帝旁行天下,方制萬里,得百里之國萬區,則《周易》所謂“首出庶物,萬國鹹寧”者也。昔在帝堯,葉和萬邦,制八家爲鄰,三鄰爲朋,三朋爲里,五里爲邑,十邑爲都,十都爲師,州十有二師焉。夏後氏東漸於海,西被于流沙,南浮于江,而朔南暨聲教,窮豎亥所步,莫不率俾,會群臣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於是九州之內,作爲五服。天子之國,內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稭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三百里候。侯服外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綏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訖于四海,弼成五服,五服至於五千里。夏德中微,遇有窮之亂。少康中興,不失舊物。自孔甲之後,以至於桀,諸侯相兼,其能存者三千余國,方於塗山,十損其七矣。成湯敗桀于焦,遷鼎于亳,伊摯、仲虺之徒,大明憲典。王者之制爵祿,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達于天子,附于諸侯,曰附庸。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爲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班,其餘以祿士,以爲間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天子百里之內以供官,千里之內以爲禦,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十國以爲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爲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爲左右,曰二伯。千里之內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監于方伯之國,國三人。天子之縣,內,諸侯祿也;外,諸侯嗣也。武王歸豐,監於二代,設爵惟五,分土惟三。封同姓五十余國,周公、康叔建于魯衛,各數百里。太公封于齊,表東海者也。凡一千八百國,布列於五千里內。而太昊、黃帝之後,唐虞侯伯猶存。大司徒以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方四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伯之地方三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子之地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不易之地家百畝,一易之地家二百畝,再易之地家三百畝。五家爲比,使之相保;五比爲閭,使之相受;四閭爲族,使之相葬;五族爲黨,使之相救;五黨爲州,使之相賙;五州爲鄉,使之相賓。小司徒以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四丘爲甸,四甸爲縣,四縣爲都。遺人則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候有館,館有積。遂人則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酂,五酂爲鄙,五鄙爲縣,五縣爲遂。大司馬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方千里曰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籓畿。畿,田限也。自王城以外,面五千里爲界,有分限者九也。于時治致太平,政稱刑措,民口千三百七十一萬四千九百三十三,蓋周之盛者也。其衰也,則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強吞弱而衆暴寡。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國;迄獲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而見於《春秋》經傳者百有七十國焉。百三十九知其所居,魯、邾、鄭、宋、紀、衛、西、莒、齊、陳、杞、蔡、邢、郕、晉、薛、許、鄧、秦、曹、楚、隨、黃、梁、虞、鄖、小邾、徐、燕、鄀、麋、舒、庸、郯、萊、吳、越、有窮、三苗、瓜州、有虞、東、共、宿、申、夷、向、南燕、滕、凡、戴、息、郜、芮、魏、淳于、谷、巴、州、蓼、羅、賴、牟、葛、譚、蕭、遂、滑、權、鄣、霍、耿、江、冀、弦、道、柏、微、鄫、厲、項、密、任、須句、顓臾、頓、管、雍、畢、豐、邘、應、蔣、茅、胙、夔、介、焦、沈、六、巢、根牟、唐、黎、郇瑕、寒、有鬲、斟灌、斟尋、過、有過、戈、偪陽、邿、鑄、豕韋、唐杜、楊、豳、鄶、觀、扈、邳、胡、黎、大庭、駘、岐、邶、鍾吾、浦姑、昆吾、房、密須、甲父、鄅、桐、亳、韓、趙。三十一國盡亡其處,祭、極、荀、賈、貳、軫、絞、于餘丘、陽、箕、英氏、毛、聃、莘、偪、封父、仍、有仍、崇、鄟、庸、姺、奄、商奄、褒姒、蓐、有緡、闕鞏、飂、鬷、窮桑。蠻夷戎狄不在其間。五伯疊興,總其盟會。陵夷至於戰國,遂有七王,韓、魏、趙、燕、齊、秦、楚。又有宋、衛、中山,不斷如線,如三晉篡奪,亦稱孤也。
  司馬法廣陳三代,曰:古者六尺爲步,步百爲畝,畝百爲夫,夫三爲屋,屋三爲井。井方一里,是爲九夫,八家共之。一夫一婦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爲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爲廬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受耕之,爰自其處。其家衆男爲餘夫,亦以口受田如此。士工商家受田,五口乃當農夫一口。有賦有稅,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賦供車馬甲兵士從之役。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種穀必雜五種,以備災旱。田中不得有樹,以妨五穀。環廬種桑柘,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植於疆埸,雞狗豕無失其時。閭有序,鄉有庠,序有明教,庠以行禮。司馬之法,官設六軍之衆,因井田而制軍。令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終十爲同,同方百里。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故井四爲邑,邑四爲丘,丘十六井,有戎馬一區,牛三頭。四丘爲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馬四匹,兵車一乘,牛十二頭,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是謂乘車之制。一同百里,提封萬井,除山川、坑岸、城池、邑居、園囿、街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賦六千四百井,戎馬四百匹,兵車百乘,此卿大夫埰地之大者也,是謂百乘之家。一封三百六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乘,此謂諸侯之大者也,謂之千乘之國。天子畿內方千里,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戎卒七十二萬人,故天子稱萬乘之主焉。  秦始皇既得志于天下,訪周之敗,以爲處士橫議,諸侯尋戈,四夷交侵,以弱見奪,於是削去五等焉。漢興,創艾亡秦孤立而敗,於是割裂封疆,立爵二等,功臣侯者百有餘邑。于時民罹秦項,戶口凋弊,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而尊王子弟,大啓九國。古者有分土而無分民,若乃大者跨州連郡,小則十有餘城,以戶口爲差降,略封疆之遠近,所謂分民自漢始也。起雁門以東,盡遼陽,爲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轉,渡河濟,漸於海,爲齊趙。穀泗以注,奄有龜蒙,爲梁楚。東帶江湖,薄會稽,爲荊吳。北界淮瀕,略廬衡,爲淮南。波漢之陽,亙九疑,爲長沙。諸侯比境,周匝三垂,外接胡越。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不西至巴蜀,北至雲中,西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朝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籓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爲七,趙分爲六,梁分爲五,淮南分爲三。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餘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自文景與民休息,至平帝元始二年,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其地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各一人。縣大率方百里,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光武中興,不逾前制,東海王疆以去就有禮,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二十九縣,其餘稱爲寵錫者,兼一郡而已。至桓帝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斯亦戶口之滋殖者也。獻帝建安元年拜曹操爲鎮東將軍,封費亭侯。魏文帝黃初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爲鄉公,嗣王之庶子爲亭侯,公侯之庶子爲亭伯。劉備章武元年,亦以郡國封建諸王,或遙采嘉名,不由檢土地所出。其戶二十萬九十萬。孫叔赤烏五年,亦取中州嘉號封建諸王。其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晉文帝爲晉王,命裴秀等建立五等之制,惟安平郡公孚邑萬戶,制度如魏諸王。其餘縣公邑千八百戶,地方七十五里;大國侯邑千六百戶,地方七十里;次國侯邑千四百戶,地方六十五里;大國伯邑千二百戶,地方六十里;次國伯邑千戶,地方五十五里;大國子邑八百戶,地方五十里;次國子邑六百戶,地方四十五里;男邑四百戶,地方四十里。武帝泰始元年,封諸王以郡爲國。邑二萬戶爲大國,置上下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爲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爲小國,置一軍,兵千五百人。王不之國,官於京師。罷五等之制,公侯邑萬戶以上爲大國,五千戶以上爲次國,不滿五千戶爲小國。太康元年,平吳,大凡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而江左諸國並三分食一,元帝渡江,太興元年,始制九分食一。
  司州。案《禹貢》豫州之地。及漢武帝,初置司隸校尉,所部三輔、三河諸郡。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馮翊、扶風三郡,北得冀州分河東、河內二郡,東得豫州之弘農、河南二郡,郡凡七。位望降于牧伯,銀印青綬。及光武都洛陽,司隸所部與前漢不異。魏氏受禪,即都漢宮,司隸所部河南、河東、河內、弘農並冀州之平陽,合五郡,置司州。晉仍居魏都,乃以三輔還屬雍州,分河南立滎陽,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廢東郡立頓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隸校尉統之。州統郡一十二,縣一百,戶四十七萬五千七百。  河間國漢置。統縣六,戶二萬七千。
  樂城侯相。  武垣  鄚侯相。  易城  中水  成平
  宋書151《宋書•地理志》: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中水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孝武大明七年,自河間割度。河間太守,漢文帝二年,分趙立。江左屢省置,宋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六,戶二千七百八十一,口一萬七千七百七。樂城令,漢舊縣。城平令,前漢屬勃海,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武垣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高陽太守,高陽,前漢縣名,屬涿,後漢屬河間。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涿爲範陽,又屬焉。後又分范陽爲高陽。江左屢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九十七,口一萬四千七百二十五。南齊書志第六 州郡上揚 南徐 豫 南豫 南兗 北兗 北徐 青 冀 江 廣 交 越冀州,宋元嘉九年分青州置。青州領齊、濟南、樂安、高密、平昌、北海、東萊、太原、長廣九郡,冀州領廣川、平原、清河、樂陵、魏郡、河間、頓丘、高陽、勃海九郡。泰始初,遇虜寇,並荒沒。今所存者,泰始之後更置立也。二州共一刺史。郡縣十無八九,但有名存,案宋志自知也。建元初,以東海郡屬冀州。全領一郡:志第七 州郡下荊 巴 郢 司 雍 湘 梁 秦 益 寧河間郡舊置瀛州。統縣十三,戶十七萬三千八百八十三。河間舊置河間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複置郡,並武垣縣入焉。文安有狐狸澱。樂壽舊曰樂城,開皇十八年改爲廣城,仁壽初改焉。束城舊曰束州,後齊廢。開皇十六年置,後改名焉。景城舊曰成平,開皇十八年改焉。高陽舊置高陽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蒲州,大業初州廢,並任丘縣入焉。鄚有易城縣,後齊廢。開皇中置永甯縣,大業初廢入焉。博野舊曰博陸,後魏改爲博野,後齊廢蠡吾縣入焉。有君子澱。清苑舊曰樂鄉。後齊省樊興、北新城、清苑、樂鄉入永寧,改名焉。開皇十八年改爲清苑。長蘆開皇初置,並立漳河郡,郡尋廢。十六年置景州,大業初州廢。平舒舊置章武郡,開皇初廢。魯城開皇十六年置。饒陽開皇十六年分置安平、蕪蔞二縣,大業初省入焉。冀州于古,堯之都也。舜分州爲十二,冀州析置幽、並。其于天文,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爲大梁,屬冀州。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爲析木,屬幽州。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爲娵訾,屬並州。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爲鶉火,屬三河,則河內、河東也。准之星次,本皆冀州之域,帝居所在,故其界尤大。至夏廢幽、並入焉,得唐之舊矣。信都、清河、河間、博陵、恆山、趙郡、武安、襄國,其俗頗同。人性多敦厚,務在農桑,好尚儒學,而傷於遲重。前代稱冀、幽之士鈍如椎,蓋取此焉。俗重氣俠,好結朋黨,其相赴死生,亦出於仁義。故《班志》述其土風,悲歌慷慨,椎剽掘塚,亦自古之所患焉。前諺雲“仕官不偶遇冀部”,實弊此也。魏郡,鄴都所在,浮巧成俗,雕刻之工,特雲精妙,士女被服,鹹以奢麗相高,其性所尚習,得京、洛之風矣。語曰:“魏郡、清河,天公無奈何!”斯皆輕狡所致。汲郡、河內,得殷之故壤,考之舊說,有紂之餘教。汲又衛地,習仲由之勇,故漢之官人,得以便宜從事,其多行殺戮,本以此焉。今風俗頗移,皆向於禮矣。長平、上黨,人多重農桑,性尤樸直,蓋少輕詐。河東、絳郡、文城、臨汾、龍泉、西河,土地沃少瘠多,是以傷於儉嗇。其俗剛強,亦風氣然乎?太原山川重復,實一都之會,本雖後齊別都,人物殷阜,然不甚機巧。俗與上黨頗同,人性勁悍,習於戎馬。離石、雁門、馬邑、定襄、樓煩、涿郡、上穀、漁陽、北平、安樂、遼西,皆連接邊郡,習尚與太原同俗,故自古言勇俠者,皆推幽、並雲。然涿郡、太原,自前代已來,皆多文雅之士,雖俱曰邊郡,然風教不爲比也。
梁書
陳書
魏書志第五 地形二上  武邑郡晉武帝置。  領縣五  戶二萬九千七百七十五   口一十四萬四千五百七十九  武遂前漢屬河間,後漢、晉屬安平,後屬。
  阜城前漢屬渤海,後漢屬安平,晉屬渤海,後屬。有弓高城。
  灌津前漢屬信都,後漢、晉屬安平,後屬。有竇氏塚。
  武邑前漢屬信都,後漢、晉屬安平,後屬。
  武強神光一年並武邑,太和十八復。有武強淵。
  襄垣郡治。建義元年分鄉郡之襄垣置。有安民城、襄垣城。
  五原建義元年分鄉郡之銅鞮置。建義建義元年分上黨之屯留置,有鹿臺山及祠。
  刈陵二漢、晉曰潞,屬上黨,真君十一年改,後屬。有伏牛山、黎城、三壟山、積布山、潞城、武軍城、涉城。有涉水、台壁。
  瀛州太和十一年分定州河間、高陽,冀州章武、浮陽置,治趙都軍城。
  領郡三  戶十萬五千五百四十九   口四十五萬一千五百四十二
  高陽郡晉置高陽國,後改。  領縣九  戶三萬五百八十六   口十四萬一百七  高陽前漢屬涿,後漢屬間國,晉複。有郝神、高陽城。
  博野有博陸城、侯城、武城、中鄉城。
  蠡吾前漢屬涿,後漢屬中山,晉屬。有清涼城、顓頊城、蠡吾城、石羊壘。
  易前漢屬涿,後漢、晉屬河間,後屬。有易京。
  扶輿前漢屬涿,後漢罷,晉複屬前漢、晉曰樊輿,後罷。太和中改,複。
  新城二漢、晉曰北新城。前漢屬中山,後漢屬涿,晉屬。
  樂鄉前漢屬信都,後漢罷,晉複屬。有樂鄉城。
  永甯有班姬神、石蘭神。  清苑高祖太和元年分新城置。
  章武郡晉置章武國,後改。  領縣五  戶三萬八千七百五十四   口十六萬二千八百七十
  成平前漢屬渤海,後漢、晉屬河間國,後屬。治京城。有平城、樂平城。平舒前漢屬渤海後漢屬河間國,晉屬。二漢、晉曰東平舒。有章武城、平鄉城。有城頭神、里城神。  束州前漢屬渤海,後漢屬河間國,晉屬。有束州城。
  文安前漢屬渤海,後漢屬河間國,晉屬。有文安、平曲城、廣陵、趙君神。
  西章武正光中分淪州章武置。有章武城。
  河間郡漢文帝置河間國,後漢光武並信都,和帝永元三年複,晉仍爲國,後改。  領縣四  戶三萬五千八百九   口十四萬八千五百六十五
  武垣前漢屬涿郡,後漢、晉屬。有武垣城、小陵城。
  樂城二漢、晉屬,治河間城。有高平陵、二王陵。
  中水前漢屬涿郡,後漢、晉屬河間國。
  莫阝後漢、晉屬,治陵城。有鄚城。
  殷州孝昌二年分定、相二州置,治廣阿。  領郡三   縣十五  戶七萬七千九百四十三   口三十五萬七千一十六
  河間郡劉義隆置,魏因之。  領縣六  戶五千八百三十   口一萬四千八百一十八  阜城   城平   武垣   樂城
   章武有張釋之塚。
  南皮劉駿置,魏因之。有望海台。
  樂陵郡故千乘地,劉義隆置,魏因之。
  領縣五  戶七千九百七十一   口一萬八千五百一十五  陽信有千乘城、博昌城。
  樂陵有姑城。
  厭次 新樂 濕沃
  齊州治曆城。劉義隆置冀州,皇興三年更名。
  領郡六   縣三十五  戶七萬七千三百七十八   口二十六萬九千六百六十二  深州 武德四年,平竇建德,於河間郡之饒陽縣置深州,領安平、饒陽、蕪蔞三縣。初治安平,其年,移治饒陽。貞觀元年,割故廉州之鹿城,冀州之武強、下博來屬。省蕪蔞縣。十七年,廢深州,以饒陽屬瀛州,安平屬定州,鹿城、下博、武強屬冀州。先天二年,複割饒陽、安平、鹿城置深州,仍分置陸澤縣。天寶元年,改深州爲饒陽郡。乾元元年,複爲深州。舊領縣五,戶二萬一百五十六,口八萬七千。天寶,縣四,戶萬八千八百二十五,口三十四萬六千四百七十二。在京師東北二千一十三里,至東都一千二百五十里。
  武強 漢武隧縣,屬河間國。晉改爲武強。武德四年,屬冀州。貞觀元年,屬深州  博野 漢蠡吾縣,屬涿郡。後漢分置博陵縣,後魏改爲博野。武德五年,置蠡州,領博野、清苑,割定州之義豐三縣。八年,州廢,三縣各還本屬。九年,複立蠡州,領博野、清苑二縣。貞觀元年,廢蠡州,博野、清苑屬瀛州。永泰中,屬深州  樂壽 漢樂成縣,屬河間國。城在今縣東南十六里。後魏移縣東北,近古樂壽亭,因改爲樂壽。隋屬河間郡。永泰中,割屬深州。  滄州上 漢渤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爲滄州,領清池、饒安、無棣三縣,治清池。其年,移治饒安。四年,平竇建德,分饒安置鬲津縣。五年,以清池屬東鹽州。六年,以觀州胡蘇縣來屬,州仍徙治之。其年,又省棣州,以滴河、厭次、陽信、樂陵四縣來屬。貞觀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廢景州之長蘆、南皮、魯城三縣,廢東鹽州之鹽山、清池二縣,並來屬。又以滴河、厭次二縣屬德州,以胡蘇屬觀州,仍移治于清池。又省鬲津入樂陵,省無棣入陽信。八年,複置無棣縣。十七年,以廢觀州之弓高、東光、胡蘇來屬。割陽信屬棣州。天寶元年,改爲景城郡。乾元元年,複爲滄州。舊領縣十,戶二萬五十二,口九萬五千七百九十六。天寶領縣十一,戶十二萬四千二十四,口八十二萬五千七百五。在京師東北二千二百一十八里,去東都一千三百八十二里。
  瀛州上 隋河間郡。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爲瀛州,領河間、樂壽、景城、文安、束城、豐利六縣,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縣。貞觀元年,省豐利入文安,省武垣入河間,割蒲州之高陽、鄚,故景州之平舒,故蠡州之博野、清苑五縣來。又以景城屬滄州。景雲二年,割鄚、任丘、文安、清苑四縣屬靺州。天寶元年,改爲河間郡。乾元元年,複爲瀛州。舊領縣十:河間、高陽、樂壽、博野、清苑、靺、任丘、文安、平舒、束城。景雲二年,分靺、文安、任丘、清苑置靺州。大曆後,割博野、樂壽隸深州。舊戶三萬五千六百五,口十六萬四千。天寶領縣六,戶九萬八千一十八,口六十六萬三千一百七十一。今領縣五。在京師東北二千二百里,至東都一千三百二里。
  河間 漢州鄉縣地,屬涿郡。隋爲河間縣
  高陽 漢縣,屬涿郡。隋舊。武德四年,于縣置蒲州,領高陽、博野、清苑三縣,屬蠡州。八年,二縣又割屬蒲州。九年,複隸蠡州。貞觀元年,廢蒲州,以靺、高陽二縣屬瀛州  平舒 漢東平舒縣,屬渤海郡。後去“東”字,隋不改。武德四年,屬景州,貞觀元年,屬瀛州  束城 漢束州縣,屬渤海郡。隋曰束城,屬河間郡
  景城 漢縣,屬渤海郡。武德四年,屬瀛州。貞觀元年,屬滄州。大中後,割屬瀛州。  唐興 如意元年,分河間縣置武昌縣,屬瀛州。長安四年,改屬易州。其年,還隸瀛州。神龍元年,改爲唐興縣。景雲二年,改屬莫州。
  靈州靈武郡,大都督府。土貢:紅藍,甘草,花蓯蓉,代赭,白膠,青蟲,雕,鶻,白羽,麝,野馬、鹿革,野豬黃,吉莫鞾,郭,氈,庫利,赤檉,馬策,印鹽,黃牛臆。戶萬一千四百五十六,口五萬三千一百六十三。縣四:有府五,曰武略、河間、靜城、鳴沙、萬春。有朔方經略軍。黃河外有豐安、定遠、新昌等軍,豐甯、保寧等城。回樂,望。武德四年析置豐安縣。貞觀四年于回樂境置回州,以豐安隸回州。十三年州廢,省豐安。有溫泉鹽池;有特進渠,溉田六百頃,長慶四年詔開。靈武,上。懷遠,緊。武德六年廢豐州,省九原、永豐二縣入焉,隋九原郡也。有鹽池三:曰紅桃、武平、河池。保靜。上。本弘靜,  志第六 地形二中  志第七 地形二下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右河東採訪使,治蒲州  河北道,蓋古幽、冀二州之境,漢河內、魏、渤海、清河、平原、常山、上穀、涿、漁陽、右北平、遼西、真定、中山、信都、河間、廣陽等郡國,又參有東郡、河東、上党、鉅鹿之地。孟、懷、澶、衛及魏、博、相之南境爲娵訾分,邢、洺、惠、貝、冀、深、趙、鎮、定及魏、博、相之北境爲大梁分,滄、景、德爲玄枵分,瀛、莫、幽、易、涿、平、嬀、檀、薊、營、安東爲析木津分。爲州二十九,都護府一,縣百七十四。其名山:林慮、白鹿、封龍、井陘、碣石、常嶽。其大川:漳、淇、呼陀。厥賦:絲、絹、綿。厥貢:羅、綾、、紗、鳳翮葦席。  志第三十 地理四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  瀛州河間郡,上。土貢:絹。戶九萬八千一十八,口六十六萬三千一百七十一。縣五:河間,望。武德五年置武垣縣,貞觀元年省入焉。西北百里有長豐渠,二十一年,刺史硃潭開。又西南五里有長豐渠,開元二十五年,刺史盧暉自東城、平舒引滹沱東入淇通漕,溉田五百餘頃。高陽,上。武德四年以高陽、鄚、博野、清苑置滿州。五年以博野、清苑隸蠡州。貞觀元年州廢,以鄚、高陽來屬。平舒,上。束城,上。景城。上。本隸滄州,武德四年來屬,貞觀元年隸滄州,大曆七年復舊。後隸景州,尋又來屬。
  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河北路 河東路
  河北路。舊分東、西兩路,後並爲一路。熙寧六年,再分爲兩路。 東路。府三:大名,開德,河間。州十一:滄,冀,博,棣,莫,雄,霸,德,濱,恩,清。軍五:德清,保順,永靜,信安,保定。縣五十七。
  大名府,魏郡。慶曆二年,建爲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撫使,統北京、澶懷衛德博濱棣、通利保順軍。熙寧以來並因之,六年,分屬河北東路。崇甯戶一十五萬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萬八千九百七十六。貢花、綿、平、紫草。縣十二:元城,赤。熙寧六年,省大名縣爲鎮入焉。
  莘,畿。  河間府,上,河間郡,瀛海軍節度。至道三年,以高陽隸順安軍。舊名關南,太平興國元年,改名高陽關。慶曆八年,始置高陽關路安撫使,統瀛莫雄貝冀滄、永靜保定乾甯信安一十州軍。本瀛州,防禦。大觀二年升爲府,賜軍額。崇甯戶三萬一千九百三十,口六萬二百六。貢絹。縣三:河間,望。雍熙中,即縣西置平虜砦,景德二年,改爲肅寧城。  樂壽,望。至道三年,自深州來隸。熙甯六年,省景城爲鎮入焉。  束城。上。熙寧六年,省爲鎮入河間,元祐元年複。
  志第六地理中
  河北東路。天會七年析河北爲東、西路,名置本路兵馬都總管。府一,領節鎮二,防禦一,刺郡五,縣三十,鎮三十五。
  河間府,中,總管府,瀛海軍。宋河間郡瀛海軍。天會七年置總管府,正隆間升爲次府,置瀛州瀛海軍節度使兼總管,置轉運司。後複置總管府,河北東西大名等路提刑司産無縫綿、滄鹽、藺席、馬藺花、香附子、錢蝦蟹、乾魚。戶三萬一千六百九十一。縣二、鎮三:
  河間倚。有滹沱河、君子館。鎮三束城、永甯、北林。  肅寧  蠡州,下,刺史。宋永甯軍,國初因之,天會七年升爲寧州博野郡軍,天德三年更爲蠡州。戶二萬九千七百九十七。縣一、鎮一:
  博野倚。有沙河、唐河。鎮一新橋。
  莫州,下,刺史。宋文安郡軍防禦,治任丘。貞祐二年五月降爲鄚亭縣。戶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三。縣一、鎮一:
  任丘 鎮一長豐。元史
  深州,下。
  唐改饒陽郡,後仍爲深州。元初隸河間,置帥府。太宗十年,隸真定路,領饒陽、安平、武強、束鹿、靜安五縣。後割安平、饒陽、武強隸晉州,束鹿隸祁州,以冀州之衡水來屬。領二縣:
  靜安,中。
  衡水。下。
  陵州,下。
  本將陵縣,宋、金皆隸景州。憲宗三年,割隸河間府。是年升陵州,隸濟南路。至元二年,複爲縣。三年,複爲州,仍隸河間路。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濟南路,上。
  唐濟州,又改臨淄郡,又改濟南郡,又爲青州。宋爲濟南府。金因之。元初改濟南路總管府,舊領淄、陵二州。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萊路,陵州割入河間路,又割臨邑縣隸河間路,長清縣入泰安州,禹城縣隸曹州,齊河縣入德州,割淄州之鄒平縣來屬,置總管府。戶六萬三千二百八十九,口一十六萬四千八百八十五。領司一、縣四、州二。州領七縣。  河間府 元河間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十月爲府,屬河南分省。二年三月來屬。領州二,縣十六。北距京師四百十里。弘治四年編戶四萬二千五百四十八,口三十七萬八千六百五十八。萬曆六年,戶四萬五千二十四,口四十一萬九千一百五十二。
  河間倚。西南有滹沱河。西有滱水。西南有景和鎮巡檢司。
  獻 府南。元獻州。洪武初,省州治樂壽縣入焉。八年四月降爲縣。有滹沱河自代郡流入境,經縣南,至青縣合衛河達於海。有單家橋巡檢司。
  阜城府南。元屬景州。洪武七年改屬府。西北有胡盧河,即《禹貢》衡漳水。
  肅寧 府西。中堡河在縣東。
  任丘 府北少西。元屬莫州。洪武七年改屬府。西北有瓦濟河,下流爲五官澱,注於滹沱河。北有莫州,元治莫亭縣,屬河間路。洪武七年七月,州縣俱省。  交河 府東南。元屬獻州。洪武八年四月改屬府。十年五月省入獻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有衛河,源自衛輝,流入故城境,經縣東,過滄州,又東北至直沽入海,一名禦河。又西北有高河,經縣南,合滹沱,謂之交河,下流入衛縣,以此名。又南有洚河。又東有泊頭鎮巡檢司。
  青 府東北。元清州。洪武初,以州治會川縣省入。八年四月降爲縣,尋改清爲青。滹沱河自縣南流入衛,謂之岔河口。其支流經縣之北者,曰獨流河。
  興濟 元屬清州。洪武初省。十三年復置,屬府。衛河在城西。
  靜海 府東北。元曰靖海,屬清州。洪武初,更名。八年四月改屬北平府。十年五月來屬。縣北有小直沽,衛河自西來,與白河合,入於海。又有丁字沽、堿水沽。又北有天津衛,永樂二年十一月置。
  甯津 府東南。南有土河,自山東德州流入,又東入山東樂陵縣界。
  景州 洪武初,以州治蓚縣省入。東有衛河。東北有胡盧河。又東有安陵、西北有宋門二巡檢司。又東北有李晏鎮。西北距府百八十五里。領縣三:
  吳橋 州東,少南。西有衛河。
  東光 州東北。洪武七年七月省入阜城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南有衛河,又有胡盧河。
  故城 州南少西。有衛河,自山東武城縣流入境。又西南有索盧枯河。
  滄州 洪武初,以州治清池縣省入。舊治在東南。洪武二年五月徙於長蘆,即今治也。東濱海。西有衛河。南有浮河。北有長蘆巡檢司。西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三:
  南皮 州西南。衛河在縣西。
  鹽山 州東南。東濱海,産鹽。東南有鹽山。
  慶雲 州東南。洪武六年六月析山東樂安州北地置,來屬。
  齊東府東。元屬河間路。洪武初來屬。北有大清河。東有減水河,成化元年開浚,泄小清河漲溢入大清河。
  濟陽府北。南有大清河。
  禹城府西北。元屬曹州。洪武二十年來屬。西有漯水枯河,俗名土河。
  臨邑府北。元屬河間路。洪武初來屬。西北有盤河。
  長清府西南。元屬泰安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屬府。東南有青崖山、隔馬山、方山。西南有大清河。又有沙河,自縣南流入焉,亦曰沙溝河。又東南有石都寨巡檢司。
  肥城府西南。元屬濟甯路。洪武二年七月來屬。西北有巫山,一名孝堂山,肥水出焉,西流入大清河。
 青城府東北。元屬河間路。洪武二年省入鄒平、齊東二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來屬。北有大清河。北有大石關,舊置巡檢司,後廢。
  陵府西北。元德州,治安德縣,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省安德縣入州。七年七月移州於故陵縣。十三年十一月置陵縣於此。東有德河,下流西入衛河。
  泰安州元直隸中書省。洪武初來屬,以州治奉符縣省入。北有泰山,即岱宗也,亦曰東嶽,汶水出焉,下流至汶上縣合大清河。又東南有徂徠山。南有梁父山。又城西有泰安巡檢司。北距府百八十里。領縣二:
  新泰州東南。西北有宮山,本名新甫。西南有龜山。東北有小汶河,西流合汶水。又西有上四莊巡檢司。
  萊蕪州東。洪武初,改屬濟南府。二年仍來屬。東北有原山,其山陽汶水別源出焉。又西南有冠山。西北有韶山。諸山多産銅鐵錫。
  德州元陵州,屬河間路。洪武元年降爲陵縣,屬濟寧府。二年七月改屬德州。七年七月省陵縣,移德州治焉。西有衛河。東南有故篤馬河,俗名土河。東南距府二百八十里。領縣二:
  瀋陽中屯衛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置。建文中廢。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復置,屬北平都司,後屬後軍都督府,寄治北直河間縣。
  直隸
  直隸:禹貢冀、兗二州之域。明爲北京,置北平布政使司、萬全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初,定鼎京師,爲直隸省。置總督一,曰宣大。駐山西大同,轄宣府。順治十三年裁。巡撫三:曰順天,駐遵化,轄順天、永平二府。康熙初裁。曰保定,駐真定,轄保定、真定、順德、廣平、大名、河間六府。順治十六年裁。曰宣府。隸南路。西北:會同河自文安入,逕台頭村,有行宮。大清河、辛張河並自文安入。子牙河自河間入,舊納古洋河,光緒中,改自獻之硃家口,故渠久湮。又黑龍港西支自青入,合東支河。保定簡。府南少西二百里。  天津府:沖,繁,疲,難。初隸天津道。明,衛,河間地。雍正三年爲直隸州,以順天之武清,河間之青、靜海來屬。武清尋還舊隸。九年升府,置附郭縣。降滄州並所屬三縣來隸。天津道、總兵、長蘆鹽運司、通永鎮總兵駐。咸豐十年,海禁洞開,置三口通商大臣。同治九年,廢爲津海關道,以總督兼北洋欽差大臣,駐保定,半歲一移節。府城,三岔口西南。光緒庚子,拳匪亂,夷爲平地。西距省治四百六十里。廣二百二十里,袤三百八十里。北極高三十九度十分。京師偏東四十七分。領州一,縣六。天津沖,繁,疲,難。倚。雍正九年置。海,東南百二十里。北運河自武清入,彙大清、永定、子牙、南運爲海河,逕紫竹林,曆二十一沽,左右引河以十數,至大沽口入焉。大沽鎮有協及同知。雍正初,置天津水師營。同治初,置機器局。後建新城砲台,與大沽砲台相聲勢。新城有海防同知。長蘆場八,自山海關至山東樂陵,袤八百餘里。豐財場東南葛沽與西沽、楊青巡司三。大沽、三河、頭氵旱溝、蒲溝、咸水沽、雙港、北馬頭、趙家場八鎮。楊青水、陸二驛。航路:東南駛之罘、上海,東北駛營口,東駛朝鮮仁川與日本長崎。鐵路:京津,津榆,津保,津浦焉。青沖,繁,疲,難。府西南百六十里。順治末,省興濟入之。雍正三年自河間來隸。南運河自滄州入,有興濟減河。西:黑龍港河自河間入,東南:滹、漳故渠二。長蘆鎮,縣南七十里,有鹽運司,今移天津。有流河管河主簿。興濟、杜林二鎮巡司。河東、馬廠二汛。流河、乾平二水驛。靜海沖,繁,疲,難。府西南七十里。雍正三年自河間來隸。南:南運河自青入,右出爲靳官屯減河。西:子牙河自大城入,納黑龍港河。西北:大清河亦入,納支津辛張河。有獨流鎮巡司。有奉新驛。滄州沖,繁,疲,難。府西南二百里。明屬河間。雍正七年升直隸州,尋降來隸。海,東百三十里。南運河自南皮入,右出爲捷地減河。其北興濟減河自青入。其南石碑河上承王莽河,自南皮入,彙爲母瀦港,至歧口入焉。東南:宣惠河亦自南皮入。有嚴鎮場鹽大使。磚河、祁口、捷地、舊州四鎮。風化店、孟村、李村三巡司。磚河水、陸二驛。南皮繁,難。府西南二百七十里。雍正中,自滄州來隸。南運河自東光緣界。宣惠河自東光入,歧爲王莽河。津河自寧津數錯入。有薛家窩、馮家口二鎮。新橋驛。鹽山繁。府南二百六十里。雍正中,自滄州來隸。海,東北百二十里。宣惠河自州入。古黃河鬲津自南皮入,錯出複入,並入山東樂陵。東有廢無棣溝。海豐場在羊兒莊,與舊縣置巡司二。狼坨子、韓村、高家灣三鎮。慶雲簡。府東南三百二十里。雍正中,自滄州來隸。鬲津自鹽山錯入,納胡蘇、覆釜二河。馬頰河自樂陵入,入山東海豐。縣驛一。  河間府:沖,繁,難。隸清河道。明,領州二,縣十六。雍正三年,升天津衛爲直隸州。順治末,省興濟入青。至是以青、靜海屬之。七年,複升滄州,以東光、南皮、鹽山、慶雲屬之。九年,東光還隸。北距省治百四十里。廣二百里,袤三百八十里。北極高三十八度三十分。京師偏西十七分。領州一,縣十。河間沖,繁,難。倚。子牙河、黑龍港河自獻入。西有古洋河,合唐河。同治末,滹沱逕此,後廢。縣丞駐東城鎮。又二十里鋪、臥佛堂、沙河橋、崇仙、新村五鎮。景和鎮、北魏村二巡司。有瀛海驛。獻沖,繁,疲,難。府南少東五十五里。西南:滏陽自武強入,歧爲滹沱別河。東北:三黑龍港河與南亭子河並湮。淮、商家林二鎮。有樂成驛。阜城沖。府南少東百四十里。西:漳河自景州入。東南:古沙河,即屯氏河,亦自景入,亦曰漫河。有漫河驛。肅甯簡。府西四十里。古唐河自饒陽入,涸。古洋河自獻入。豬龍河舊自高、蠡間溢入爲中堡河,又東歧爲玉帶河,今並湮。有阜城驛。任丘沖,繁,難。府北六十七里。四角河自安州入,出趙北口。東:大港引河。同治末,複濬爲趙王新河,下注清苑玉帶河,並移鄚州東汛縣丞駐此。有廢洋河。古州鎮。鄚城驛。交河繁,疲,難。府東南百一十里。南運河自東光緣界。其西漫河、漳河、亭子河、滹沱別河,並涸。有泊頭鎮河主簿及廢巡司。高川鎮。富莊驛。有丞,裁。甯津簡。府東南二百三十里。古黃河鬲津自吳橋入。南有土河,舊自山東德州入,下至慶雲爲限河。或亦曰馬頰河。有包頭鎮。有驛。景州繁,難。府東南百九十里。南運河自山東德州緣界。古沙河自故城入,曰大洋河。曲流河自故城入,曰江江河,合爲漫河。又西北有廢漳河。劉智廟、安陵、連窩三鎮。龍華鎮巡司。有東光驛。吳橋繁,難。府東南二百四十里。西:南運河自山東德州緣界入。東:宣惠河。又東:沙河,古黃河鬲津,今四女寺減河,鈎盤河,今哨馬營減河,自德州入而合。有龍華鎮巡司。連窩鎮河丞。分隸景州。有水驛丞,裁。東光繁,疲,難。府東南百六十里。南運河自吳橋入。東:宣惠河,合沙河、漫河自景、阜城分入而合。有燈明寺村、夏口二鎮。馬頭驛。故城疲,難。府南少東二百八十里。南運河自山東入。武城緣界入。德州西北屯氏二支曰古沙河、曲流河,並出縣西。有廢漳河,即黃瀘河。縣丞駐鄭家口。有營。甘陵驛。
  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
  △外蒙古當即古之燕然山。有鄂爾坤河,自附牧賽音諾顔之額魯特旗界,東北經章鄂山東麓,又經西爾哈阿濟爾罕山西麓,又東北出山,折而西北流,有濟爾瑪台河自南來會。喀魯哈河,源出翁金河北土喇、鄂爾坤二河間平地,西北流,轉東北,入土喇河。鄂爾坤河又東北經吉拉哈吉圖布拉克地南,有西拉索博太河,北自布龍山南支阜,合三水南流來注之,又東北經喀里雅拉山西南麓,中有大洲。又北流,有伊奔河,自西北布龍山東南支阜,合三水來注之。又東北循山,會哈拉河、衣魯河。又正北流,至布龍山東北支阜,入色楞格河。 右翼左旗 土謝圖汗之從子,康熙三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傳至乾隆二十一年,其孫累以功晉和碩親王,世襲。佐領七有半。
  州二
  輝州,下。
  唐以共城縣置共州。宋隸衛州。金改爲河平縣,又改蘇門縣,又升蘇門縣爲輝州,置山陽縣屬焉。至元三年,省蘇門縣,廢山陽爲鎮,入本州。
  淇州,下。
  唐、宋、金並爲衛縣之域,曰鹿台鄉。元憲宗五年,以大名、彰德、衛輝籍餘之民,立爲淇州,因又置縣曰臨淇,爲倚郭。中統元年,隸大名路宣撫司。至元三年,立衛輝路,以州隸之,而臨淇縣省。
  河間路,上。
  唐瀛州。宋河間府。元至元二年,置河間路總管府。戶七萬九千二百六十六,口一十六萬八千五百三十六。領司一、縣六、州六。州領十七縣。
  錄事司。
  縣六  河間,中。倚郭。  肅寧,下。至元二年,廢爲鎮,入河間縣,後復舊。
 齊東,下。憲宗三年,隸濟南路。至元二年,還屬河間路。  寧津,下。憲宗二年,屬濟南路,至元二年,隸河間。  臨邑,下。本屬濟南府,太宗七年,割屬河間。憲宗三年,還屬濟南。至元二年,複屬河間。  青城。下。本青平鎮,太宗七年,析臨邑、寧津地置縣,隸濟南。中統置青城縣,隸陵州。至元二年,隸河間。】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濟南路,上。
  唐濟州,又改臨淄郡,又改濟南郡,又爲青州。宋爲濟南府。金因之。元初改濟南路總管府,舊領淄、陵二州。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萊路,陵州割入河間路,又割臨邑縣隸河間路,長清縣入泰安州,禹城縣隸曹州,齊河縣入德州,割淄州之鄒平縣來屬,置總管府。戶六萬三千二百八十九,口一十六萬四千八百八十五。領司一、縣四、州二。州領七縣。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卷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2007/10/29/詹招琳/編輯校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